作者:程序员发布时间:2024-10-16
"中特估"是指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11月提出。它主要适用于央企、国企以及某些特殊行业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通常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承担着国家战略任务和社会责任。行业分布上,中特估所涉企业常集中于通信、建筑、能源、军工、银行等传统领域,通常表现为强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但可能低增长的特点,属于价值蓝筹股范畴.
中特估的核心在于探索构建一个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特点的上市公司估值方法论,以更好地反映并引导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它主张根据企业不同的行业属性、商业模式、经营特点等,采用多元化的估值方法进行价值评估,旨在构建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评估体系,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
此外,中特估还强调在估值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传统财务指标,还要充分考虑中国特有的外部因素,如国家战略导向、政策支持力度、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市场结构与制度环境等.
中特估的提出旨在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具有长期价值创造潜力的企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定价的有效性,减少市场短期波动对长期价值判断的影响.